焦灼是什么意思

焦灼是什么意思

雷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哲学系硕士,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政治史、儒家哲学思想、中国历代变革。

焦灼是什么意思(北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

321次大瘟疫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什么?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重大的瘟疫,比如东汉后期的瘟疫,就导致“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全国人口从6000万锐减到1600多万,严峻的疫情促使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国古代对抗伤寒瘟疫的经典著作。

另外一次特别严重的瘟疫是在明末,这个时期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一方面小冰河期的到来,加剧了自然灾害,全国各地的粮食普遍欠收,而明王朝的腐败也深入骨髓、积重难返,所以天灾人祸交相作用导致瘟疫爆发,数百万人死亡,民间暴动蜂起,最终导致大明王朝的覆亡。也正是在这场瘟疫中,著名医学家吴有性创作了《温疫论》这部著作,有一部电影《大明劫》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根据《中国疫病史鉴》里面的考证,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所以对瘟疫的防控治理很早就被纳入到国家治理系统当中。不论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吴有性的《温疫论》,还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些是民间创作,有些是官府创作的医书,都是在瘟疫的背景下,试图把中医这样一种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给予标准化、规范化。

除了医学领域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其实在社会治理的领域,我们看到史书当中,西汉时期就已经有“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的记载,这是官方所推行的瘟疫隔离制度。到了唐宋时期,建立起一个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疾疫防控体系,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出台应对措施,把医学技术、公共卫生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这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历史经验。

所以,在我们今天的瘟疫治理当中,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个历史经验的现代版本。面对这样一场重大的疫情,整个社会都被充分地动员起来:从一线的医护人员,到物流行业工作的快递小哥们;从每天对着摄像机进行远程教学的老师们,到不辞劳苦走遍千家万户的社区工作者们……我们在应对这场疫情的时候,充分体现出的是把瘟疫当成一个重大的敌人,用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和社会联结在一起的系统工程去对抗它。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的瘟疫治理观?这里包含着几个层面:

首先,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瘟疫治理整体上是比较成功的?虽然有过很多惨痛的疫情,但从东汉以后,就没有遭遇到类似于黑原由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这种死亡人口比例那么高的疫情了。

第二,瘟疫治理体系背后蕴含着一个什么样的哲学思维模式?

第三,为什么到了西学东渐之后,西方医学、西方传染病学迅速地占据了主导地位?

最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在现代还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一气流行——中国传统气思维的意义和弊病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讨论一个话题:“一气流行——中国传统气思维的意义和弊病”。

“气”在中国古人的思维世界和生活世界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在《春秋左传》当中就有“天有六气,淫生六疾”的表述,“六气”指的是“阴、阳、风、雨、晦、明”,“分为四时,序为五节”,一旦过分的话就会造成灾害,比如说阴淫就是寒疾,阳淫就是热疾。所以六气和六疾的观念也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当中“五运六气”这个核心理念的来源。

这种对于气的感知和表达体现在中国哲学几乎所有的经典文本当中,如《庄子知北游》里面讲“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所以“通天下一气耳”;《孟子》里面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述原由网叫“浩然之气”。

那么究竟什么是气呢?

首先第一个含义就是气息。呼吸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作用方式,通过意志与呼吸的结合,在闭上眼睛冥想的时候,感知自己的呼吸、调节自己的呼吸,可以产生一种与外部世界非常复杂的交感,同时又能够逐渐地感知到自己身体内部潜藏的一些机能。

气的第二个层次,古人称之为元气。在中国古代的思维世界当中,元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根源性存在。《淮南子天文训》里讲“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这里的“气”表达的就是对存在的客观性、本源性和无规定性的描述,这种本源存在是万事万物及其所有性状的根基。

气的第三个层面,古人把它称之为“氤氲”,什么叫做氤氲呢?它指的是云气缥缈、升腾、联结、律动这样一种弥漫而自由的状态。《易传》里有个讲法叫“天地絪緼,万物化醇”;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太和所谓道,中含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緼、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整个这个宇宙它就是这样一种万事万物彼此纠缠、络合、相磨、相荡而又运化不已、生生不息的整体情态,所以张载说“不如野马、絪緼,不足以谓之太和”,整个//www.58yuanyou.com宇宙就像野马一样,在生生不息、永恒的奔腾,同时包含着非常复杂的络合关联。

我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气”它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或状态,我们不要用现代物理学里面所说的某种特定的“气体”,或者气态、固态、液态这种物质的存在状态来类比。“气”这个概念要比物质、状态复杂得多。相比而言,涌动、关联这www.58yuanyou.com些动态的关系性内涵,才是“气”这个哲学概念当中所包含的真正核心要素。

中国古人的这种气思维,是我们理解中国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视角。近代以来有很多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过探讨,比如张岱年先生在分析气思维的时候就说:“中国民族的传统思维重视事物的功能联系,但是轻视实体形质,对问题是强于综合而弱于分析,重视实践因素超过空间因素,所以具有一种整体性、对待性、直觉性、模糊性、内向性、意象性特点。”也就是说,我们是用一种气的方式来理解和把握世界,而不是用形态、颗粒、原子这样一种形式。

这样一种气思维,它有非常积极的、正面的面向,就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一气流行,感受到了万物同体,所以我们也有一种深刻的普遍的责任感和民胞物与的关怀,才会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只属于皇帝宰相或者政治家的,而是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有着这样一种士大夫精神的人,每一个有着这样一种责任感和自觉感的人,这样“为天地立心”的精神都是我的本体责任。

这样一个哲学概念,把它放到疫病防治当中来看,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首先,气论实际上它是一个客观理性的自然哲学,通过对气的感知,通过对于天之六疾和人身体当中的阴阳二气、寒暑往来之气的感知和表达,使得医学不再是巫术和神秘学,而具有严缜的逻辑和精细的实践方法。

其次,因为人体的疾病的成因非常复杂,所以气论它有助于医者跳出具体的症状,结合气候环境这些因素,从整体上进行病况的把握和描摹,辨证施治。

再次,从气的角度我们其实很容易理解瘟疫的传染性和弥漫性的社会影响。瘟疫真的是“一气流行”,这个邪气不仅仅是作用在我自己的身上,也通过它的传染性,产生弥漫性的社会影响,所以尤其需要建构一个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体系。

最后,“正气”这个观念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我们说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进行治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医者把握主要矛盾,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病,而是针对的是人体的免疫机能和免疫平衡,这种平衡就是“正气”。从养正却邪、未病先治的角度,来进行积极的健康管理和病症干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气论很显然有消极的面向。它这样一种模糊性和整体性,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用一些表象的关联掩盖了实质的因果,产生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这样的弊病。在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在中医药学中,这种类型的牵强附会是很多的,举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穿山甲能够通经络。在古代的很多药学著作中都讲到穿山甲“咸寒善窜,其性穴山而居”,因为“善窜”所以通经络无处不到,能够入肝与肺“治惊啼悲伤,大肠蚁瘘”。其实这完全是倒因为果的表述,穿山甲的甲片可能在实践中发现它有些通经络的功效,因为它是山居穴居的动物,所以就牵强附会的把它的“善窜”和这种通经络的功效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说用表象关联来掩盖实质因果。

而在一个更深层面上的弊病,则是一个哲学问题。气思维它会格外强调整个世界当中这种自然无定的联系,而反过来轻视结构功能。所以当中国传统的技术想要上升到科学层面的时候,你会发现,技术层面的很多沉淀和积累,缺少一个理论结构,去把它从实践积累的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本末兼治——中国哲学中的方法论和治理观

“本末”是我们中国人思维方式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本”的原意是树根,“末”的原意是树梢。它们的引申意义是:“本”是本原,而“末”是表象。

“本末”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中国人生活世界与治理模式的方方面面,比如经济上农业为本,工商为末;在修养上仁义为本、技艺为末;在治国的时候,道德为本、法制为末;而在医疗的时候则是病因为本,症状为末。所以在具体的治理当中,会产生两种很自然的倾向:一种是溯本寻根,治病一定要求本。有句俗话叫做“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西结合,治成标本”,这是一个玩笑话,但它反映的是什么呢?就是中医在治疗的时候,格外注重你这个病的病根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把握到病因,而不是单纯针对你这个症状或指标。另一个观念就是未病先治,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一旦已经生病了,你再给他吃药,乱已经成了,你再去治理它,就好像是人渴了之后才去挖井,要去打仗的时候才临时铸兵器,难道不是太晚了吗?所以人体治理也好、社会治理也好,其核心是预判,是“治未病”。

这样一种本末的对立关系,在理想状态下,是“德本才末,本深末茂”。这就好像一棵大树,扎根扎得深,末梢的叶子也非常繁茂,呈现出一个本末相连的共同繁荣。《论语》当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你有这样一个很深的根本之后,然后才可以有一番广大的作为。

这样的本末观念在治理上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原本穷末、本末兼治。《大学》里面讲的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你的根本,本乱而末治者从来没听说过,“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以不论你想要干多大的事业,不论你有多大的抱负和能力,修身都是你的根本。有了自我修养的基础,延伸出去你的治国平天下,它才是一个有根基的、一个扎实的事业。

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本末对立的思维模式,它也很自然地会产生一些消极的结果。在中国思想传统当中,一直有这样一种唯本略末、重本轻末的倾向。晚明的大儒刘宗周给崇祯皇帝上书,认为国之大事应当是“以仁义为本,以节制为师”,不应该专恃火器。现在不讲人才,不讲兵法,不论对内还是对外,都依靠火器,堂堂中国都用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的这些铸炮小器来御敌,这岂不是贻笑边方?

刘宗周讲这个话其实在当时情形下是有道理的,晚明的危机不是火器能解决的问题,是庙堂的战略思维,是国家政治体系出了问题。这个时候你去这个指望西洋的佛郎机大炮、红衣大炮,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了吗?这真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但是从刘宗周这个表述当中可以看出来,以仁义为本,而以工器技巧为偏门小道乃至奇技淫巧,这种观念在中国思想传统当中其实是非常普遍的。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现代意义

这种传统思维在近代化的过程当中遭遇到非常激烈的批判,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五四这一代人的痛苦和焦灼,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确实太落后了,科学上的落后让大家有一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经过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的时候,可以逐步走出“李约瑟之问”的焦虑——它依然是原由网个好问题,但不是那种说彻底否定我们文明的这样一种焦虑,因为科学技术的落后现在看来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与西方相比,在科学技术上就已经从原先的“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甚至有可能看到全面超越。

反过来,中国在过去上千年所进行的这样一种文明超大规模性的探索与实践才是更有价值的。正因为你有这样一种超大的规模,它在产业链上、在城市上、在经济上、在金融与社会安全上、在动员能力上,它都形成了几何级数的放大。这样一种超大规模性的文明共同体,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它既是中国历史长期博弈融合的一个结果,也有更深刻的内因。比如我们今天讲到的万物同体、民胞物与的精神,乃至更底层的“一气流行”“本末兼治”的观念。这些是中国这个文明共同体能够真正意义上凝聚起来的内在动力。

今天,我们面向当下、面向未来的时候,能更直接而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一个非常精确的,可以用数学规律、物理思维完全表征并且模拟的。正好相反,人类的生存体系是一个超复杂、高关联、低稳定的状态,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我们看到不过短短几百年的工业化,人类就越来越逼近我们这个生态系统的极限。

我们现代人能够越发深刻地感受到,在地球的生存环境当中,我们是如何“一气流行”,又是怎样“万物同体”。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整体直观的思维模式。

首先,我非常希望我们能够在人体治理、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这类超复杂问题当中,更灵活地运用各种分析与综合的思维工具,不要总是站在科玄对立的老套路上彼此排斥,而是去探索,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能够把精细分析和模糊综合、整体直观这些不同的思维模式统合起来。

第二,我也特别希望现代的科学探索者和复杂问题的治理者,不论你治理一个人体,还是治理一个公司,或者任何一种类型的实体,大家能够深入到中国哲学的文本和思想体系当中,带来更丰富的激荡和启迪。

第三,我也希望在我们的公民教育当中,能够增加更多中国哲学和传统治理观的内容,让公众对中国古典思维模式不至于有那么严重的隔阂感。现在的问题是,大家看古典文献普遍看不明白,或者读了之后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或者文献被经过了一些很机械的解释,理解得也非常机械。这一点是我们现代人想去亲近古典文献、亲近古典思维的时候,尤其需要打破的屏障。

最后,我特别希望中国传统的哲学或者思维能够走出地方性知识的框架,它不是“中国的”“古代的”“过时的”思想碎片,不是“中国哲学的历史”,而是一种能够演化为面向问题本身的、具有普遍针对性和诠释力的思维体系、话语体系。这件事当然需要学术界同仁们共同努力,在更深的层面上,需要的是实践者和探索者。学术界做再多的努力,也只是进行一些话语层面的转化,只有面向问题本身,真正在治理和实操当中,实实在在地去使用它、去思考它,去感受、去激活这样一种思维模式,才能探索出更丰富的内涵。

见地沙龙召集人、见地十日谈策划人:

焦灼是什么意思

肖怀德,当代文化学者,全人教育探索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当代文化发展研究,关注战略、政策、科技与创意经济对文化演进的影响与嬗变。自2016年起,发起“见地沙龙”,致力于促进科学、艺术与人文领域的对话交流与知识融通,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当代处境,展开在“新人文”领域的跨学科学术讨论与社会创新。

(本文由“见地沙龙”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音频内容见喜马拉雅“疫情智者谈 | 见地”专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焦灼是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544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