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成语

从结绳记事开始,历经八卦阴爻阳爻,到甲骨文,再到隶书,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语。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汉语言中的成语又因其高度的概括性和文化内涵成为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成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为什么民成语

成语是汉语言应用过程中提炼出的固定短语,其大致来源于一下三种途径:一是出自中国文化,上古典籍中大量的妙语警句,经常为人们所征引,久而久之即为成语,如:一日三秋(诗经.采葛),玄之又玄、大同小异(老庄),一钱不值、明目张胆(史记)等;二是出自中古著作中一些形式精炼、内涵丰富的语句因屡次被引用而转化为成语,如:闻鸡起舞(晋书),冰清玉洁(曹植光禄大夫荀侯诔);三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经和禅宗语录中也出现了不少成语,如:不二法门,天花乱坠,五体投地,回光返照、叶落归根。

为什么民成语

成语相比较一般的词语,就是起高度精炼型和强表达力。从词义的角度看,一个成语的语义容量远比一个词要丰富得多,尤其是成语中的数词,含有数词的成语在汉语成语词典中约有四百多条,从一到十、百、千、万都有分布。其中,含有一、三、十、百、万的成语数量最大,每类都有几十条,甚至几百条。成语中的许多数词往往不是指一个数字的词义,它所表述的实际原由网内容,需要从文化历史背景的角度思考,才能揭示出其真正内涵。

为什么民成语

数词修辞的基础是数字的玄化、虚化带来的象征意义。它虚化了原来表示数量的含义,具有了一种象征意义。

据史料记载,在原始社会仰韶文化中便有数的刻划符号,甲骨文中的数词已相当完备,从一到十,数目齐全,而且已有十进位制,有十、百、千、万等。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商代得记数法给予很高的评价:“总的说来,商代的数字系统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及同一时代的字体更为先进,更为科学。”

数词的基本功能用于计算,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然而,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汉语的数词除了表示数量功能外,有些还兼有神秘的意义色彩,成为“玄数”,有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含有不同的意义。

为什么民成语

由于阴阳五行理论的作用,古人把十以内的数分为两大数列,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偶数—二四六八为阴数。这两大不同的数列被附上不同的色彩,比如一三五九的玄化:

(一)“一”的象征。中国古代三大教之一道教的创始人,先秦时期思想家老子在其著作《老子》四十二章里提出了其思想体系的核心——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有”的一般,“有”的开始。由无到有,一切始于一。中国东汉时的道家经典《老子想尔注》以道家思想注释《老子道德经》。以道为最高信仰,宣称道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神灵。道既是“一”,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讲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一是统一物,二是指统一物的可分性。朱熹认为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

王夫之进一步阐发了一与二的关系肯定“一分为二”是“合二为一”的基础。由此把“一”作为一切的本源,有开始和存在的内涵。并由此引申了多种含义如相同、少许,体现在成语系统,带数词“一”的成语约有二百四十条之多,是数词成语中量最多的。可见一斑、尝鼎一脔、一叶知秋、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其中的一斑、一脔、一叶、一都是事物存在的象征,存在就是一,有一就有二,有另外的一切;而长短不一、言行不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一视同仁、莫衷一是、万众一心、表里如一、如出一辙、不可一世、不拘一格、别具一格则体现了相同、同一、一样的含义;百里挑一、不一而足、不识一丁、不名一钱、九牛一毛、一字之师、沧海一粟、千里大堤毁于一穴、不越雷池一步、昙花一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其中的一、一丁、一钱、一毛、一字、一粟、一穴、一步、一现、一时、一寸就是少许的象征。

为什么民成语

(二)“三”的象征。由三辰——日月星衍化而来。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有很大的依赖作用,而不论到哪里,尽管自然界千变万化,但日月星辰总是伴随着他们,因此产生了//www.58yuanyou.com崇拜心理。并且由此推及气象有“三时”——春夏秋,自然界有三川,宇宙有三材——天地人,人间有三世——往世今生来世,王有三皇,祭祀有三礼。

于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白虎通义.封公侯》说,王者立“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顺天道。”其中九、二十七、八十一全是三的倍数,既然是“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自然要以三为法。“三”既是变化的象征又是多的象征,比如:入木三分、三头六臂、三思而行、三六九等、三令五申、三顾茅庐、三番五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狡兔三窟、绕梁三日、约法三章、三过其门而不入。其中的数字不是表示数量的三次、三天、三回、三个等,而是象征了“多”的概念。

(三)“五”的象征。与五行说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远古人观察星象运行的结果,认为天上有金、木、水、火、土五星,比附地上提出五材,五方——东、西、南、北、中,人伦有五常,人体有五脏,饮食有五味, 逐渐形成对“五”的崇拜。“五”象征无所不包的观念,也代表各种观念、属性、功能,比如: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劳七伤、五颜六色、五脏六腑,其含义是修辞意义上象征的全部的表现、色彩、损伤、内脏。

为什么民成语

(四)“九”的象征。与远古的图腾崇拜有关,蚩尤部落一向以强悍、善战著称,其图腾就是九头龙,据说这是强大、凶猛、人口繁盛的象征。由此人们用于比喻强大的部落,渐渐“九”成为所指、高、大、多的象征,比如九霄云外、九牛一毛、九泉之下、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从词汇含义中去理解成九重天、九头牛,而应该从修辞意义上理解为高、多。

(五)“十”、“百”、“千”、“万”的象征。《汉书.律历志》孔颖达称“十者,树之极”故有表示完备甚至达到极点的意思。如:十拿九稳、十恶不赦、声价十倍、神气十足、胜读十年书原由网,其中的“十拿”表示完全函盖;“十恶”所有达到极点的恶行;“十倍”、“十足”象征声价和神气达到了极点,都带有完全、完备达到极点的意思。

既然“十”已经达到了极点,已经是圆满、完备的象征,那么其倍数,其倍数的倍数自然也就有了“多”、“极点”、“包揽无余”的象征。

“百”,《说文.白部》“百,十十也。”是十的倍数,含有多的意思.百折不挠、百战百胜、百依百顺、百无聊赖、百业凋敝、百无禁忌、百思不解、百闻不如一见、百炼成钢、百里挑一、百发百中、百废待举、百读不厌、百川归海、百般刁难、百孔千疮、破绽百出。

“千”,《说文》解释:“千,十百也。”故//www.58yuanyou.com含有表示多的意思如:千金一笑、千姿百态、千载难逢、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人所指。

“万”,《玉篇.方部》解释“万,十千也。”所以,象“百”、“千”这些“十”的倍数一样,凡有万的词其含义都有多的象征。万象更新、万物复苏、万死不辞、万寿无疆、万事大吉、万全之策、万念俱灰、万马齐喑、万马奔腾、万里长城、万古长青、万不得已、万般无奈、万无一失、万紫千红、万变不离其宗。

为什么民成语

好了,下面是一套关于中国含有数字成语的有趣练习,被称为语文版数学题,看看你都能填上吗?

加法运算:

( )言为定+( )鸣惊人=( )全其美

( )亲不认+( )触即发=( )窍生烟

( )体投地+( )手遮天=( )神无主

( )令五申+( )平八稳=( )步之才

( )通八达+( )望无际=( )湖四海

( )龙戏珠+( )零八落=( )霄云外

( )海为家+( )亲不认=( )万火急

( )生有幸+( )颜六色=( )面玲珑

( )字千金+( )令五申=( )通八达

( )牛一毛+( )目了然=( )面埋伏

减法运算:

( )彩缤纷-( )呼百应=( )海升平

( )全十美-( )手八脚=( )顾茅庐

( )光十色-( )事无成=( )面八方

( )嘴八舌-( )亲不认=( )言为定

( )死一生-( )分五裂=( )湖四海

( )室九空-( )盘散沙=( )牛一毛

( )神无主-( )龙戏珠=( )面受敌

( )体投地-( )长两短=( )败俱伤

( )仙过海-( )掷千金=( )上八下

( )面威风-( )光十色=( )头六臂

( )颜六色-( )海为家=( )丝不苟

乘法运算:

( )里挑一( )川归海=( )籁俱寂

( )马平川( )发千钧=( )笔勾销

( )全其美( )厢情愿=( )海一家

( )花齐放( )万火急=( )变万化

( )全十美( )指连心=( )花盛开

( )龙戏珠( )丝不苟=( )面三刀

( )心二意( )视同仁=( )思而行

( )言九鼎( )牛二虎=( )霄云外

( )顾茅庐( )望无际=( )言两语

除法运算:

( )寿无疆( )思不解=( )折不挠

( )辛万苦( )步芳草=( )年树人

( )霄云外原由网( )头六臂=( )教九流

( )神无主( )虎相斗=( )长两短

( )面楚歌( )面三刀=( )龙戏珠

( )拿九稳( )光十色=( )袖清风

( )炼成钢( )全十美=( )拿九稳

( )气呵成( )毛不拔=( )波三折

( )拜之交( )鬓如霜=( )海为家

混合运算:

( )从( )德+( )鼓作气=( )年( )载

( )体投地( )窍生烟=( )令( )申

( )石( )鸟退避( )舍=( )头( )臂

( )面( )方独( )无( )=( )面楚歌

( )折不挠-( )牛( )虎=( )面玲珑

最后,为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点赞!

/完/

更多您感兴趣的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读经明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为什么民成语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16657.html

相关推荐